最近,有人问我们:“因为客观因素,原本优势领域做不下去了,不得不转型新领域。问题是新的领域团队基础薄弱、支援少,我作为管理者,又要做业务又要管团队,已经快顾此失彼了,到底应该怎么办啊?”
不要急,做到以下三点,你就成功一大半了:
01梳理资源——思路对了,就成功了一半
先别忙着驱赶团队加班加点,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一切开始之前,你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新领域?
○让谁带领团队拓新?
○带领团队的人从哪里来?
首先,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领域而不是其他领域?是因为这个领域热度很高吗?是因为你看着别人都在这个领域出业绩出单吗?如果你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我们本身有什么依据、优势和现有资源,能够支撑我们选择新的赛道。
第二个问题,让谁带领团队拓新?
先别急着回答我,给大家一分钟思考一下管理者的角色是什么?
好了,时间到。
管理者应该是企业的灯塔,要能看到员工看不到的危险和机遇,然后给出方向。
管理者应该是员工的伯乐,而不是事事包办的保姆,那样只能培养出“巨婴”型员工。
所以应该是管理者主导方向,而让资深顾问去带领业务拓新。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这样想?
承接上一个问题,带团队的人从哪里来?
无非两个方向:一个是从内部提拔,发掘那些愿意带团队的,基本业务扎实的,符合公司文化的资深顾问;另一个就是从外部吸引相关领域的猎头人才,补缺内部短板。这两点不需要赘述。
02目标管理——不要让数字目标限制了你的格局
谈到目标管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我们团队这个月要成单多少多少?我们今年要达到多少多少业绩?还是每个人每天要打多少电话?
问题是,打了这么多电话就能成单吗?成了单就能在这个领域站稳脚跟了吗?就能实现企业的愿景了吗?
所以呀,如果你每天只追着数字跑,你作为管理者和执行者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在脚踏大地的同时,也不要忘了仰望星空。
在这里,建议我们的管理者启用“里程碑思路”。所谓“里程碑思路”,就是首先设置一个1-3年的最终目标,然后思考实现目标有什么关键节点;接着根据关键节点,把过程阶段化,每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如此,你就可以去指导Leader们工作了:
○达成目标所需要的优势是什么?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所需要提升的是什么?
○我们近期(比如一个季度,一年)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就这样,我们用里程碑思路把公司的愿景一步步落地,让梦想照进现实。
03武装团队——从精神和技能两个方面赋能团队
猎头,是关于人的事业。
只是我们说这句话的时候往往以为对象是外部客户,而忽略了“内部客户”。
在拓宽新领域时,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站在伙伴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想一想:
假如是我,我会不会对未知的领域感到迷茫,甚至害怕?
假如是我,我遇到了困难,应该怎么去解决?
假如是我,此时我最希望组织能支持我什么?
……
当你想通这些问题的时候,你自然而然会去及时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处理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很多时候,人对了,事情就对了。
另一方面,我们要对新的行业有足够的了解和剖析,明白市场的需求在哪里,这样才不至于事倍功半——根据市场的需求匹配团队的优势,确定团队的打法。总之,基于优势,发挥优势,结合市场需求,提升自身技能。
04结语——办法总比困难多
管理,归结起来就是“人、事、物”,落实到实处就是资源、目标、团队。如何转型很难,如何在转型中管理团队更难,如何在转型中管好团队同时做出业绩难上加难。但是只要我们愿意去追问,成为提问的高手,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现实是最好选择,而是我们把现实变成了最好的选择。
这是我们后台收到的几百份留言之一,而这几百份留言里有近50%都提出了类似的问题。假如你也有日常困惑,欢迎转发并在留言区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