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角穿透猎头公司复盘痛点

进入7月,行业里的各个公司以及合伙人、管理团队,都在陆续做2023年上半年的年中复盘会议。(参考阅读:奔向新目标前,带着团队好好复盘)

老板朋友们在会议前后,都会找我们聊聊今年上半年的整体的情况。

综合下来,大家都是不容易的。我注意到,相比过去要么不复盘,要么Review时只看增长率。在今年,越来越多的公司和团队,开始更深入地着眼本质:我们如何成为一个能够拥抱变化,持续学习,共创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团队?

猎头行业,过去是极其容易将“任务”导向误解为“目标”的。我们在过往顺遂甚至浮躁的年景中,很轻易就急匆匆翻向下一季度的日历,三步并作两步就开始了新一波的任务和数字冲锋,却总没有来得及好好回溯和盘点过往的脚步及经验,更谈不上思考如何成为一个能够一同奔向未来的高价值团队。

2023年,我们与全行业所有的企业以及其中的客户一起,经历着回归本质的思考.

  • 我们是谁?
  • 我们为谁服务?
  • 我们在做什么?
  • 谁是我们的客户?
  • 我们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 谁是我们的战友?
  • 我们如何支持战友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 什么是团队?
  • 我们如何一起共创成为高绩效且高价值的团队?

在今年的阅读以及在创衡EMCC团队教练的进修中,Bill Sharpe有关团队成长的“三个视野”(Bill Sharpe “ Three Horizon Thinking” )令我思考与感触良多。

他提到,我们需要在三个不同层面的视野上,来看待团队的未来向高绩效高价值团队成长的可能性。

这三个视野分别是:

  • 01 团队绩效Performance
  • 02 团队能力Capability
  • 03 团队容量Capacity

在我自己陪伴大量企业尤其是创业中的组织所看到的案例和场景,我尤其感触到,这三个视野,并不是简单的平行或选择题,而是逐层深入和拓展宏大的。

PCC模型:

broken image

01 团队绩效:

指团队短期内向团队的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交付什么以及如何交付

  • 是关于团队在现有的市场,如何改进,解决现有问题
  • 团队绩效是重要的基础,我们需要保持正常的商业状态(Business as usual)。

02 团队能力:

为明天创新(Innovation for tomorrow)

  • 旨在中期内,不断创新产品及流程,并改善关系和建立伙伴联盟。打开对公司而言的新的市场。
  • 是关于团队在对于公司而言新的市场与趋势中,如何继续表现,解决新的问题,强化和拓展核心能力

03 团队容量:

为预见未来(Future foresight)

  • 团队与其利益相关者一起调整部署以捕捉及适应未来可能的需要,开拓全新的市场。
  • 是关于团队持续在其生态圈内领导创新,解决全新市场带来的全新的问题,不断地蜕变成长。
  • 例如:能够适合未来组织需要的态度、心智等

例如在猎头行业里,与绩效直接相关的任务及关键动作,与各级别专家顾问和管理者岗位SOP中的基本任务和技术,这些都是我们不断要求和训练的重点。

尤其在当下“猎头回归本质价值”的趋势中,这些任务与技术,都需要更为系统化和过硬,并且传承复刻。

然而,仅是Performance团队绩效,还不足够支持我们成为一个能够与变化同行且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团队。还需要有另外两个C的加入。

团队能力Capability旨在为明天创新(Innovation for tomorrow)而需要的能力与素质。例如在猎头行业,基于新的市场要求,我们会发现例如非职权影响力、团队协作、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中高管职业咨询与价值感理解等等,这些尤其重要的软素质和硬技能,成为了能否提供更高价值服务的新考点。

broken image

团队容量Capacity,是一个尤其容易被忽略,却极有后劲和意味的一层视野。我的理解,它并非指代人数规模的容量,而是每个具参与感的成员所一同构成的团队,是否有着更大的包容、更成熟的心智以及更成长型的信念与心态所构成。

在今年我带领一些高管团队的内训或团队教练项目时,我们会借鉴这个PCC模型,一同盘点我们对于猎企长期人才以及可持续成长的高价值团队的定义,以及其中的内涵。

以下三个问题,引发过许多猎企老板和高管团队的反思。

  • 我/团队现在花在这三个视野的百分比是多少?
  • 我/团队希望花在这三个视野的百分比是多少?
  • 我/团队可能可以做哪些调整来靠近目标?

此前,我们更多着眼和复盘的视野,都集中在第一个P:团队绩效Performance上。未来,在做团队培养与共创,我们也需要开始拓展到Capability和Capacity。

2023年,面对市场的不同趋势及其带来的全新要求,行业中所有的伙伴们开始面对了全新的任务以及能力标准:

broken image
  • 接纳和拥抱不确定性
  • 懂客户的业务逻辑与痛点
  • 在长决策中保持主动深度影响
  • 高管专家等稀缺人才的深度寻访
  • 识别和匹配组织的长期人才
  • 打造心理韧性

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结合变化与新趋势,用更宽阔的长期人才与可持续团队的着眼,来升级我们对自身、以及对团队的培养目标。

在文章的最后,邀请你与你的战友们,也一同就这三个问题共创,也许,我们会找到更为不同且更重要的,自身、团队与组织新的成长空间:

  • 1.我/团队现在花在这三个视野的百分比是多少?
  • 2.我/团队希望花在这三个视野的百分比是多少?
  • 3.我/团队可能可以做哪些调整来靠近目标?